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生物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蚯蚓冻干粉对高血脂小鼠胆固醇逆转运 相关基因的调节作用
武金霞,武建,隋思强,吴红月,张贺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 (
2
): 159-164.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15.02.009
摘要
(
947
)
PDF(pc)
(757KB)(
848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脂饲料饲喂昆明种小鼠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0.4,0.2,0.1 g.kg-1)蚯蚓冻干粉,每天1次,同时饲喂高脂饲料,以仅饲喂高脂饲料组小鼠为对照,共饲养10周.提取小鼠肝脏总RNA,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胆固醇逆转运相关基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LCAT)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蚯蚓冻干粉极显著提高实验组小鼠LCAT mRNA表达水平(P<0.01),显著提高LPL mRNA表达水平(P<0.05),提示这是蚯蚓冻干粉能够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β-寡聚酸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王谦,顾锋,刘敏,郝志欣,林志慧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 (
2
): 165-168.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15.02.0010
摘要
(
765
)
PDF(pc)
(388KB)(
795
)
可视化
收藏
以杏鲍菇、鸡腿菇、灵芝、猴头4种食用菌为实验材料,分别在PDA和栽培料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β-寡聚酸,研究不同浓度的β-寡聚酸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β-寡聚酸浓度为1.0 mL/L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栽培料培养基中,β-寡聚酸质量浓度为2.0 mL/kg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可选择β-寡聚酸为1.0 mL/L和2.0 mL/kg分别作为4种食用菌PDA母种培养基和生产中固体栽培料中添加的最适浓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京津冀革翅目昆虫资源
宋烨龙,任国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 (
2
): 169-176.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15.02.011
摘要
(
846
)
PDF(pc)
(2864KB)(
1289
)
可视化
收藏
对河北大学博物馆馆藏的京津冀地区革翅目标本进行分类鉴定,获得了5科10属19种,记述了各种的标本采集信息及其分布范围,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对其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肥螋科主要分布于低海拔地区,球螋科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并应用Maxent模型对球螋科的分布进行了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4.
火烧对机场草地鸟类群落的影响
祃来坤,刘建平,侯建华,张振群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 (
2
): 177-181.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15.02.012
摘要
(
898
)
PDF(pc)
(505KB)(
710
)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11月利用路线调查法研究了火烧对机场草地鸟类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1种,隶属于5目8科,其中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短趾百灵(Calandrella cheleensis)和喜鹊(Pica pica).同火烧区域相比,未火烧区具有最高的鸟类密度、Shannon-Weiner指数值(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E);火烧显著降低了鸟类群落的密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P<0.05),且鸟类密度随着火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火烧没有显著改变鸟类群落的物种数(P>0.05),火烧区域与未火烧区域鸟类群落物种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5.
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研究进展
李建恒 ,乔亚君,侯力峰,贺学礼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 (
2
): 217-224.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15.02.019
摘要
(
1045
)
PDF(pc)
(955KB)(
2475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高纯度、高品质的丹参酮,使其更好的发挥药理活性,在查阅国内外近10年有关丹参酮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其提取纯化、合成制备、药理作用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显示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取纯化得到的丹参酮纯度较高,品质较好且易于操作,条件容易控制,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超临界CO2萃取、超声提取、超高压辅助提取等是应用前景较广的经济、有效、绿色的提取方法.高效逆流色谱法是效果较好的纯化方.目前丹参酮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技术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此外丹参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肿瘤,天然抗氧化,抗菌消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这些研究将为丹参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1
)
新闻公告
河北大学期刊社关于虚假网站等诈骗信息的郑重声明
2021-10-28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2020-11-19
更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1962年创刊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
编辑出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主 编:徐建民
ISSN:1000-1565
CN:13-1077/N
邮发代号:18-257
下载中心
征稿简则
投稿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作者承诺书
更多>>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